2007年8月8日,星期三(GSM+8 北京时间)
浙江法制报 > 第十六版:绿地 改变文字大小:   | 打印 | 关闭 
优秀女法官因长期办离婚案件而不想结婚 想公正办案又遭遇亲友说情以致心理焦虑
关心敲法槌人的心理健康
浦江法院多管齐下为法官解压
本报记者 陈卓/文 王志浩/摄 实习生 朱敏 通讯员 石学刚 黄春丰

  前不久,浦江法院邀请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虞振贤先生专门为全体干警举办了一场心理健康讲座。虞振贤介绍了机关干部的心理健康问题和危害,着重分析了法官的压力源,并就如何缓解心理压力和保持积极的精神状态提供了有针对性的建议。
  有关专家认为,为执法部门的工作人员提供正确的指导和及时减压,是缓解其心理压力的一种积极有效的方法,值得借鉴。

  执法人员心理压力到底有多大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虞振贤长期研究公务员、领导干部的心理健康问题。他总结发现,长期在执法部门等特殊岗位工作的工作人员,有不少会产生职业上的适应障碍。
  “举个例子,有位女法官非常优秀,大学毕业后分配到法院民庭工作,但到30多岁还不想结婚,很多人觉得奇怪。其实从参加工作开始,她一直办理的都是离婚案件,面对那么多破碎家庭的遭遇,她的内心就产生了冲突,也逐渐对婚姻产生了一种不同于他人的理解。”
  近年来,法院受理案件数量上升、办案难度加大,过重的工作压力使许多法官常常出现压抑、倦怠、焦虑、烦躁不安等症状。
  “如屈从于这些压力甘当软弱者,法官就要承受从情绪不稳,到紧张焦虑,再到烦躁不安的心理折磨,最后甚至违法审判;如不惧淫威、刚正不阿,又往往会招来凄惨后果,媒体经常披露因‘抗上’而被免职,甚至被赶出法院的,虽有的经最后证实,他们都无愧于法官的职业,却因此而给他们带来了无尽的伤害。”浦江法院政治处主任张牡丹在其《谈谈法官的心理健康》一文中将这些压力分为来自法院外部的压力、来自法院内部的压力、来自当事人的压力和来自法官自身的压力4种。
  在最后一种压力中,又分为好几种情况,比如,当今社会上一些“吃完原告吃被告”的“黑法官”的说法会戳伤那些正直、善良法官的心,会使个别法官产生“逆反心理”;法官工资不高,与世人给予的“盛名”极不相称,使得有些法官“自惭形秽”,个别法官产生自卑感,对工作消极怠慢,精神萎靡不振,这就是“对比心理”在起作用。
  
  直面心理压力才能找出解决方法
  虞振贤指出,存在矛盾的心理状态,这在现今执法干部中并不是个案。
  虞振贤认为,“无论是法官、检察官,还是公安民警,执法人员绝大多数在内心深处都有一种强烈的正义感,公平公正地办理案件,是他们追求的职业要求。”但同时,社会不断地向多元化发展,执法人员在办案过程中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干扰甚至干涉。有些是和相关部门的压力、亲朋好友的说情有关,有的则因执法部门特殊的工作性质,会受到一些来自外界的压力,如恐吓电话等。这样,执法干部若不能及时释放情绪和排解压力,就容易处于一种长期紧张焦虑或压抑的心理状态。
  而另一方面,执法干部的社会支持系统比较匮乏——即当他们遇到问题、面临压力时,他们可以信赖、希望取得帮助的人会相对较少。虞振贤打了个比方:“如遇到困难,你第一个想到能寻求帮助的人是谁?第二个是谁?第三个又是谁……”他说,其实很少有人能写出一大串名字,大多数人往往写不了几个人。而能写出名字越多的人,说明他具有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承受力强。而执法干部往往“慎独”,他们的工作性质决定了他们不能过多、过近地和各种人深层次地接触,因此,面临困难时他们更具无助感,甚至产生害怕恐惧的心理。
  虞振贤说,上述的种种问题如果不能及时地疏导解决,长时间堆积下来,有些人便会产生逃避心理。一方面是内心的使命感和严格的考核制度,另一方面是巨大的工作压力——像公安民警侦破案件遇到瓶颈、法官无法及时结案、执行遇到较大阻碍等情况时,这种心理往往无法避免。
  虞振贤认为,只有直面执法干部精神压力产生的根源,并加以科学、及时地减压,才可能缓解压力,促进执法干部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执法单位积极尝试缓解心理压力之道
  “今年,我们院一位女法官的母亲生病了,需要到大医院去检查治疗,分管领导得知后,主动找到那位法官,特准一天的假,并联系办公室安排好车辆,专程送她的母亲去医院就医。”
  “去年,中层干部重新竞聘后,有部分干警没有竞聘上或没有调到预期的岗位,情绪低落,工作缺乏积极性,院领导发现这一问题后及时找他们谈心,开导他们。”
  “民庭在审理一起商品房销售合同纠纷时,当事人中的一方不断地上访,并纠集有同类情况的群众大闹法庭,两次庭审被迫中断,并扬言如判决不公,将对主审法官不客气;另一方则通过人大代表来反映情况,要求法院秉公处理。院领导得知情况后,及时决定易人审理,并由院长亲自出面接待当事人,并主动联系人大代表,说明情况,表明法院立场。最后该案提交审委会讨论后作出判决,当事人双方均无出现过激反映,现一审已生效。”
  问起浦江法院有哪些“减压”举措,不少法官都有亲身感受。像前面提到的遇到当事人上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部门领导等来反映情况的案件,院长或分管领导都会主动接访,或向人大代表等说明情况,帮助承办法官减轻压力。

  专家开出缓解心理压力三大良方
  省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王坤认为,社会越进步,就会越关注人的心理健康。无论是法官还是其他执法人员,他们同样具有人性的特点和弱点,所以也会和从事其他工作的人一样产生焦虑、矛盾等心理状态。
  但同时,司法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屏障,司法人员对于保证社会公平正义具有特殊的责任,因此他们的心理健康尤其值得关注。
  王坤提出,对于缓解执法人员的心理压力,可以有分压、减压和解压3种方法。
  分压主要是针对执法人员工作上和外界的一些干扰,如建立疑难案件集体研究机制等,通过单位建立相应工作制度来缓解。减压主要针对家庭个人生活方面的内容,如关心执法人员家人身体健康,进行人性化管理等。解压则是针对那些执法人员本不需要面对的压力而言,如文中提到的总是审理离婚案的女法官不想结婚,这些可以借助心理专家作心理辅导等来缓解。总之,应当根据压力产生的不同来源,进行有针对性地疏导。